2024年11月22日

信仰问答|基督徒为什么要领圣餐?

作者: 温良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01月04日 10:12 |
播放

我记得自己在少年的时候,每当听到哪间教会组织圣餐纪念主的时候,我总会努力前往,因为心中总是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亲近耶稣、纪念耶稣。当然,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赶上,有些时候心中也会留下些许遗憾和惋惜。

谈到“圣餐”这个话题,在《哥林多前书》的11章23到25节,保罗就教导我们说:‘我当日传给你们的,原是从主领受的,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,’拿起饼来,祝谢了,就擘开,说:‘这是我的身体,为你们舍得,你们应当如此行,为的是纪念我。’饭后,也照样拿起杯来,说:‘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,你们每逢喝的时候,要如此行,为的是纪念我。’

纪念耶稣基督的受死,这个纪念不仅仅是在我们的心里,不仅仅是在我们的思想里,也在行动上。这个行动就是藉着饼和杯来纪念主为我们受死,纪念的对象其实不仅仅是死去的耶稣,其实更是那位死而复活的主。所以这个圣餐的纪念不仅仅是一种回顾,回顾主为我们的牺牲、主为我们的付出、主为我们受死,其实也是一个庆祝、庆祝主已经复活,他现在仍然活着。

这个纪念同样的是承认耶稣基督宝血的功效,能够赦免我们、洗净我们的罪,叫我们得着洁净,这是圣餐其中一个很基本、很重要的一个意义。

《马太福音》26章28节,当时耶稣在最后的晚餐里头,他说这个杯是他立约的血,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。圣餐其实是主跟我们所立的这个恩约的印证和凭据,叫我们能够确定几方面的事情:上帝是信实的,他必定会成就他的应许,也确定耶稣基督的受死和复活带给我们一个新的生命,我们能够凭着信在这个恩约当中有份。圣餐也是确定我们每一次领受饼和杯都是再一次更新与主的关系,我们重新的立志、重新的委身。

在《哥林多前书》10章16节,彼得说:“我们所祝福的杯,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?我们所擘开的饼,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?” 饼和杯不仅仅是象征主的身、主的血,同时也是透过圣灵的工作,把恩典赐给领受的人。

不仅仅我们与主耶稣基督相交,其实圣餐也是一个渠道,让我们与众肢体相交。保罗在他这么说:“我们虽多,仍是一个饼,一个身体,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。”弟兄姐妹们透过一同领受圣餐,能够一同分享恩典。

圣餐也有见证主的这方面的意义。《哥林多前书》11章26节,彼得说:“你们每逢吃这饼,喝这杯,是表明主的死。”表明藉着饼和杯,基督徒是向世人宣告耶稣基督为我们罪人死。

圣餐另外一个意义在这里要讲的领受圣餐代表我们等候主的再来,《哥林多前书》11章26节“你们每逢吃这饼、喝这杯,是表明主的死,直等到他来。”当主再来,我们就再不需要守圣餐了,因为上帝的国度到时候已经完全的实现。正如主耶稣他说:但我告诉你们,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,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,但是我们恒常的领受圣餐是代表我们在等候主的回来。

圣餐对于我们基督徒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然而当我们领受圣餐的时候,我们该当有怎样的态度、有怎么样的准备呢?

第一方面,我们的态度是恒常的纪念主。我们看到初期教会的信徒他们经常会一起聚会、他们会一起交通、一起祷告、一起受主的餐,然后他们都恒常的思念住,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,彼此交接、擘饼、祷告,这是信徒的教会的生活。

另一方面,当我们领受圣餐的时候,我们要凭信心来领受,存着信心来领受主的餐。如果我们在领主餐之前,我们得罪了主,我们得先在主的面前认罪、悔改,我们要省察自己,如果真的有罪,求主来赦免,如果我们得罪了我们的弟兄、得罪了我们的家人,我们也要靠主与人和好。让主的宝血洁净我们、更新我们。

领受圣餐的一个态度,圣经当中有一个很重要、甚至可以说是很严重的一个提醒,保罗在《哥林多前书》11章27节到29节,提醒我们要以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来领受主的餐“所以,无论何人,不按理吃主的饼,喝主的杯,就是干犯主的身、主的血了。人应当自己省察,然后吃这饼、喝这杯。因为人吃喝,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,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。”当时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就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,没有分辨是主的身体,以至于他们被主所惩治。

在关于圣餐的,这个教导当中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学说,在教会历史的发展当中也有很多不同的一些传统。今天我们有很多不同的宗派所奉的一些传统都是不一样,不管你的教会是属于哪一方面的传统,但是很重要的一点,愿我们不仅仅用信心来接受耶稣基督为我们受苦、受死的这份救恩,我们也藉着内住我们里面的圣灵与基督联合。

每一次的圣餐其实都提醒我们,虽然目前我们活在地上,但我们等候住的再来!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